2011年11月07日熱點新聞: 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的工程師們利用一種物理化學效應改進電極,大大降低了技術開支和所需生產時間,使鋰離子電池充滿電解質。提高了電池生產總量,降低了投資成本。現代電池內的電極是多孔的,就像海綿。然而,與家用海綿不同,它的孔徑是在微米尺度。因此,這種電極具有非常大的表面積,提供了大量空間,進行化學過程中的充電和放電。這是必要的,可以開發(fā)一些電池,用于電動汽車,從而具有更大的行程,而且充電快。工程師介紹,這些孔必須充滿完全電解液,以優(yōu)化操作。這種液體電解質是傳輸介質,其中的帶電離子可擴散在電池陽極和陰極之間。沒有電解液,就沒有內部電荷均衡,也沒有電流流出。然而,這些材料用于傳統高能電池,在汽車行業(yè),表明電極表面潤濕性差,就是因為這種液態(tài)電解質。因此,大... [詳細] |
信息提要: 本信息將為您提供新型超級電容儲能達常規(guī)電容儲能容量5到7倍最新市場進展,新型超級電容儲能達常規(guī)電容儲能容量5到7倍用戶反饋及業(yè)內人士對新型超級電容儲能達常規(guī)電容儲能容量5到7倍看法,及時獲知新型超級電容儲能達常規(guī)電容儲能容量5到7倍當前狀態(tài),獲得最新商機。 您還可以通過我們網頁查看電池百科下的鋰電池|隔膜|電解液|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前驅體|鋰電輔料|回收|儲能|梯次利用|鋰|結構件|鈉離子電池|,我們將呈現電池百科下的鋰電池|隔膜|電解液|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前驅體|鋰電輔料|回收|儲能|梯次利用|鋰|結構件|鈉離子電池|最新市場報價,市場行情,市場動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