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江蘇敏安摘得第五張新能源汽車生產牌照的消息引得車圈一片嘩然,江蘇敏安也因此被冠以業(yè)內“黑馬”之稱。同一天,河南力帆新能源年產五萬輛純電動乘用車項目也獲得省環(huán)保局環(huán)評通過批復,力帆股份(601777.SH)發(fā)布公告稱擬1.7億元轉讓其所持的安誠保險股權,所募資金用于拓展新能源汽車業(yè)務。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僅有省里的環(huán)評批復,還說明不了問題,只有發(fā)改委下了相關公示后,才能確定第六張新能源牌照究竟將花落誰家。
他還表示,車企造車先是發(fā)改委核準立項,然后是工信部對企業(yè)及產品的準入審查,通過后才有資質進行相關車型的生產經營。
據11月15日河南省環(huán)保廳發(fā)布的《關于河南力帆新能源電動車有限公司年產五萬輛純電動乘用車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的公告顯示:河南省環(huán)保廳批準力帆新能源電動車有限公司五萬輛純電動乘用車項目《環(huán)境評價報告書》,原則同意力帆按照《報告書》所列項目的性質、規(guī)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和環(huán)境保護對策措施進行項目建設。
這就表示,河南力帆新能源電動乘用車項目得到批準,可投入生產經營。
河南力帆新能源電動車有限公司的環(huán)評報告顯示,該項目總投資9.383467億元人民幣,計劃建設年產能5萬臺的純電動乘用車,包括1.25萬輛力帆330EV電動車,1.25萬輛力帆630EV電動車和2.5萬輛力帆820EV電動車。
雖然還要等待發(fā)改委最后的審批,但繼新能源騙補事件后,力帆在新能源汽車的動作頻頻,其力爭第六張新能源汽車“準生證“的決心可見一斑。
力帆股份昨日公告稱,通過轉讓股份募資1.7億元用于拓展新能源汽車業(yè)務。
力帆股份新開發(fā)的新能源汽車出行平臺—“盼達用車”在近期也頗引人注目。近期,盼達用車總經理高鈺向藍鯨汽車透露平臺將以19元/小時的價格搶灘上海。力帆方面稱,到2020年將推出21款新能源汽車(純電、混動),銷量達到50萬輛,其中投放盼達用車30萬輛。
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首座能源站也于日前啟用。據了解,能源站總面積達5畝,將實現4000組電池的充電儲備量,可同時為2000輛新能源汽車進行換電。
諸多利好也讓力帆股份因騙補而低迷的股價在近期有所回升。
實際上,除了力帆,多家新能源車企如萬向Karma、比克電動汽車、NEVS等,也都在力爭早日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重慶小康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康股份)也不例外。
此前,曾報道在小康股份投資電動乘用車—東康新能源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后,公司先后用為新建純電動乘用車項目提供擔保、人才引進(9月聘請?zhí)厮估瓌?chuàng)始人馬丁·艾伯哈德擔任公司新能源汽車顧問)、收購技術公司(包括美國ACPropulsion Inc100%股權、香港e.motor Coporation Limited100%股權及北京億馬先鋒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等方式,助力公司早日取得電動車“準生證”。
今天,小康股份相關人士向藍鯨汽車表示,小康也在盡力做自己的新能源汽車,也希望能夠早日獲取生產牌照,“小康目前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只能冠以”東風小康“的名義,但是東風小康也做燃油車。獲得了生產資質,公司也能夠更為專注和專業(yè)地生產新能源汽車”。
面對業(yè)內諸多車企對新能源汽車“準生證”的競爭,“蛋糕”就這么大,究竟誰將取得,是“黑馬”還是已被諸多關注的車企,還是要經過時間的檢驗。